分类目录归档:脑残体

误解

有些人给人以错觉,仿佛他们已经不再迷茫,虽未必对一切都有正确答案,但至少有明确的态度和方法应对之。这是不确实的。

现在我们被要求如此,所谓的be who you are。

某人看上去是如此,实际是否如此。这个问题则非常复杂,即,如果A与B看上去没有区别,那么,又如何知道A与B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呢?

所以问题不在于能否做到,而在于做到以后呢?

生活往往给人以迎头痛击。并不是说用糟糕的形势来压迫你,而是用不可理解的意外向你要求修正甚至颠覆。接下来是著名的五步曲:拒绝、愤怒、挣扎、沮丧、接受。或者是:(漠然)、拒绝、愤怒、挣扎、沮丧、接受。当然,这是所谓死亡五步曲,但其实,坏消息一般都这样。

Be who you are最大的陷阱就在这里。有人以为只要我们不抱以任何希望,便不必害怕失望。所谓无挂碍故无有恐怖。当然这是第一步,第二步是超越我识。宗教之路或表现为与be who you are相反,不是强化自我,而是淡化自我。退回不报希望的做法,我还是觉得有必要走点中间路线,即在抱希望的同时做好失望的准备。用复杂的算法来应对复杂的情况。

空房子

射雕英雄传里,周伯通将空明拳传授给郭靖,说,其实妙处和用处全在一个空字上面。空碗才可装饭,空屋才可住人。紧要的便是这一个空字。

更为紧要的是,这空乃是人造的。人为的造出空来,又将自己装进这里面。说到底正是劳动的本质——对周围对象的否定式的规定,最终使得自己被自己的规定所包围。

空房子这三个字单独读来有森森鬼气,原因正在于此。因为这人为的产物犹在,建造者却已经消逝了。这使得空无所依托,而空房子既为人所见,便不再是自然之物。换句话说,这房子本是自然的建材——后来变了人造的房子——然后建造者消逝了,于是变回自然之物——当再次为人所见时,消逝者已经消失,但空房子却在。无所依托的人为的空重为人所见,于是带出来许多鬼气。

建造空乃是最自然不过,也最为紧要的事情,从古时候我们寻找洞穴以容身开始,就明白了空的道理。我们并不害怕空,我们害怕的是没有空,没有空的那种空,实在是更要命的。

好吧,做些什么使自己说服自己正常

其实我很想忽略昨天。

每个节日在我都是反思日。节日本来是庆祝日。后来,在无可庆祝的人那里,变成回忆日,在无可回忆的人那里,变成反思日。

我今天的反思成果很大,大到难以在这里写完。从古时候的一夫多妻制一直到今天的经济危机,无不涉及。可恨的是,反思的要点是颠覆,不是强化。

好吧,说点有用的。

人其实是不会变的,每个人现在的样子早有端倪。我们所有的改变,只不过是逐渐被事实击败了想象。

坐下来,别说话,静静等时间过去。等到我们不再觉得尴尬,等到我们觉得舒适,这就是我所有的想象。而这是不可能发生的。

打牌打多了……

回家无事,整日打牌。

结果最近简直无法自拔的想一些心灵鸡汤的念头,若将人生比作牌局:

1.你不能选择拿到什么牌,只能选择把手上的牌打好;

1+.打牌的乐趣倒也不在于拿一副好牌,而在于把手上的牌打好;

2.不同的规则决定了你手上牌发挥的余地,斗地主显然没有拱猪来的公正。我的意思是,拱猪你很难拿到一副完全没用的牌。

2+.作弊不好,不是因为破坏规则;而是因为如果大家都作弊,打牌就没有乐趣了。

2++.人生与打牌的最大不同就在于规则是不固定的。

3.最大的相似之处莫过于,成本都是有限且无聊的时间,收益都是有趣但无用的快乐。

以上。

最后谈谈心灵鸡汤的问题:大部分的心灵鸡汤故事推理没有我的严密,但相似之处在于:前提都是不成立的。人生不是牌局。

So you want to be an elite

我觉得就我所活过的二十几年来看,我从未见过我身边的人如此的……缺乏安全感。我不知道这究竟是年龄变化所造成的,还是时代变化所造成的,或者两个原因兼而有之?

我是一个懒人,不曾安排自己的职业规划,也没有什么打算。或者有时候会装作关心社会的样子,但最后也不过是增添些谈资罢了。但实际上,我倒是也翻过几次卡耐基或者各种奇怪的励志书籍,也曾热心于GTD和各种时间管理的奇怪方法,试图改善自己的行动力等等。

近日大姐提到有时候不靠谱的和菜头的一篇blog ,这东西写给一位叫Echo的美丽小姐。众人大姐凭着顽强的精神翻出了以下一段:

继续阅读

闲话娱乐

最近写报告写的太久,又看了太多的TBBT,有点不会说话了。写这个东西的时候也是,不停的修改各种拗口的句式。

呃,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关于娱乐,按照豆瓣的分类,也就是所谓的音乐、电影和书籍。按理说这三类东西应该属于文艺的范畴,但目前来看,厕所里在放音乐,闲着无聊的时候定然是在电脑上看片子,而看闲书基本上是电脑有问题的时候的替代选择。Anyway,我的意思是,这三样在这里是作为娱乐来讨论的。

继续阅读